狗狗争宠这事儿,真的能让它们更听话吗?想象一下,你家两只狗,一只叫旺财,一只叫来福,你摸摸旺财的头,来福立马挤过来,哼哼唧唧也要你摸。这画面是不是有点像小孩子抢玩具?最近,网上好多养狗的都在聊这个话题,说狗狗之间会“争宠”,还能拿来训练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这争宠到底是怎么回事,能不能真帮狗狗改掉坏毛病。
狗狗争宠,最常见的就是抢你的注意力。你在家坐沙发上,旺财跳上来蹭你腿,来福一看不干了,立马也扑上来,挤开旺财,硬要占个好位置。这可不是它们单纯想撒娇。专家说,狗狗天生是机会主义者,看到有好东西,比如你的爱抚或者手里的肉干,它们肯定不甘落后。加利福尼亚大学有研究发现,狗狗确实会嫉妒。实验里,主人摸一只假狗,旁边的真狗就急了,各种挤来挤去,好像在说:“喂,摸我!”但如果主人看书或者盯着灯,狗狗就不咋在意了。
这争宠的背后,其实是狗狗想要“资源”。你就是最大的资源!它们抢的不只是你的手,还有你对它们的关注。举个例子,你给旺财喂了个小零食,来福在旁边眼巴巴看着,下一秒它可能就冲过来,挤开旺财,也想要一口。这种行为,有时候看着像竞争,但其实更像是本能。狗狗脑子里想的是:“有吃的,我也要!”而不是非要跟对方过不去。
那这争宠能不能用来训练狗狗呢?还真行!比如说,旺财老爱乱叫,你喊它过来,它不理你。这时候,你叫来福,夸它“真乖”,给块小饼干。旺财一看,立马跑过来,也想拿奖励。这招的原理很简单:狗狗看到好处,就会学着做对的事。训犬师常说,这就跟教小孩差不多,你表扬一个,另一个就想模仿。数据上,70%的训犬师会用类似方法,奖励好行为,引导狗狗改掉坏习惯。
不过,这招也不是万能的。狗狗争宠,有时候会玩过头。比如,你给旺财零食,来福挤过来抢,俩狗一言不合就龇牙。这种情况,训犬师说,可能触发狗狗的“资源保护”本能。资源保护是啥?就是狗狗觉得东西是自己的,谁也别想抢。比如,你家狗狗护食,碗里还有一块骨头,另一只狗靠近,它就凶巴巴地吼。研究表明,30%的多狗家庭会遇到这种问题,尤其是狗狗性格差异大的时候。
所以,训练的时候得悠着点。你可以用争宠来引导,但不能让狗狗真打起来。比如,旺财追着猫跑,你喊它不听,这时候你叫来福,夸它听话,给点奖励。旺财一看,可能会停下来跑回你身边。这种方法,核心是用更大的吸引力盖过它的坏习惯。但要是你家只有一只狗,这招就不好使了,得多费心思找别的办法。
生活中,很多人都在试这种训练法。小张家养了两只狗,一只金毛,一只柯基。金毛老爱扑人,柯基比较老实。小张每次带它们出去,金毛一扑人,他就夸柯基“坐得好”,给点小零食。时间长了,金毛也学会了,扑人的次数少了七成。这法子看着简单,但真管用。关键是,你得让狗狗觉得听话有回报,慢慢就改了习惯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狗狗都适合这招。有的狗性格太强,争宠容易变争斗。比如,小李家两只狗,一只泰迪,一只哈士奇。泰迪护食护得厉害,每次小李给哈士奇喂零食,泰迪就冲上去抢,差点咬起来。后来小李学聪明了,训练的时候把两只狗分开,省得起冲突。这说明啥?争宠训练得看狗的性格,不能一刀切。
说到这,争宠这事还有个好处,能让狗狗更聪明。研究发现,狗狗在竞争中会观察对方,学着模仿好的行为。就像你家旺财看出来福安静坐着有奖励,它也会试着安静下来。这不光是争宠,还能让狗狗学会观察环境,反应更快。专家说,这跟狼群里的行为有点像,狗狗天生会看“老大”脸色,模仿有回报的行为。
但凡事都有两面性。争宠训练用不好,可能让狗狗压力大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还提到,狗狗嫉妒的时候,心跳会加快,行为也更急躁。长期下去,狗狗可能变得焦虑,觉得自己总要跟别人抢。这时候,主人得多花心思,安抚狗狗的情绪。比如,训练完给两只狗都摸摸头,让它们知道你爱它们一样多。
说到实际操作,训练的时候得有点技巧。比如,你可以用口令加奖励,让狗狗知道啥行为是对的。旺财乱叫,你不理它,喊来福过来,夸它安静,再给块小肉干。旺财慢慢就会明白,安静才有回报。训犬师建议,每天训练10到15分钟就够,时间长了狗狗容易烦。坚持一个月,80%的狗都能改掉至少一个坏习惯。
这争宠训练,归根结底是利用狗狗的本能。它们想要你的关注,想要好吃的,主人就得抓住这点,引导它们做对的事。就像带孩子,你得让它们知道,乖乖听话有糖吃,闹腾啥也得不到。网上有养狗的网友说,这法子就像“斗地主”,你得会出牌,让狗狗跟着你的节奏走。
当然,训练之外,狗狗的感情也很重要。它们争宠,其实是想跟你更亲近。你多陪陪它们,带它们出去跑跑,摸摸头,它们就开心得不得了。研究说,狗狗每天需要至少30分钟的互动,不然容易无聊,搞破坏。所以,训练归训练,爱它们的心不能少。
最后,狗狗争宠这事,你觉得靠谱吗?是真能帮你把狗狗调教得更听话,还是可能会让家里鸡飞狗跳?每个狗狗性格都不一样,训练效果也因狗而异。你家狗狗有啥争宠的趣事?不妨试试这招,看看能不能让它们更乖一点!
校对 廖晴
股票如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